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行业信息>行业动态
尹春燕,等-学术期刊同行评审模式的进展
日期:2016年04月26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1079

 

学术期刊同行评审模式的进展
 
尹春燕,童文燕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在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同行评审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环。其本身是一种审查程序,简单地说,就是编者将学术文章让该领域其他专家加以评议和审查,用以选择录用与否。同行评审机制有350多年历史,已成为国际学术期刊稿件评审与质量控制的一种基本制度规范[1]。几乎所有知名期刊都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评审专家数据库,采用同行评审机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章发表的质量。
1 同行评审的重要性及基本形式
同行评审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复杂的研究工作难以凭某几个人或某个团队的力量来保证没有错误和瑕疵,而评审专家一般来自文章所涉领域,且文章发表后面向的读者也只限于某领域,故需要同行评审来确认文章的缺陷和需改进部分,以保证文章中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方向的可行性等使之符合一般的科学与学科领域标准,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才能从事后续或相关科研活动[2]因为有同行专家仔细检查研究的内容,才确保了研究的可信度。在这个过程中,评审专家担当咨询的角色,相当于陪审员,虽不是宣布决定的法官,但对稿件最终录用与否有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是否向作者和评审专家提供对方信息,目前同行评审有3种最普遍的基本形式::单向匿名双向匿名[2-4]和开放式评审。这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其中单向匿名评审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评审方式
2 同行评审的新模式
    通常作者投稿后,如果不能录用,就会转投其他期刊,再次经历多次审核,发表时间延长,作者会在漫长的提交、被拒、接受评审、再次接受评审和再再次接受评审的循环中倍感沮丧。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学术承认,在学术界获得首先发现权。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章发表得越快、传播越广,越有利于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工作、从而提高引用率,甚至加快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如何加快同行评审的进程,提高评审效率,缩短发表周期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期刊意识到以上问题,采用了一些改进办法。有的将遭拒文章附上同行评审意见,在同一家出版集团内部中转。例如,BMC集团的Genome Biology大概会录取已提交文章的10%,而40%遭拒文章连同评审意见会被转交到该集团其他杂志,其中50%被刊登在相关期刊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同行评审时间,但只能在同一家出版社内部进行,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发表论文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学术交流,如何有效实现,也让科学家们和出版商绞尽脑汁。
为解决以上问题,新的同行评审模式不断被推出并尝试,有可能成为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下简单介绍几个有影响力的同行评审新模式。
2.1 F1000 Research模式
PLoS One引领开放获取(open access)获得了成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表后同行评审模式,即同行评审专家在开放访问平台上,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价,这样能进一步有效确认发表研究的真实度,从而揪出那些有缺陷的研究。因为传统的同行评审只有编辑、作者和少数被选中的同行参与,而发表后同行评审有整个科研界参与,有利于实现验证、透明、公正、交流的目的。但PLoS One并没有实现所谓的让文章发表成为讨论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的目的,其文章后鲜有评论,也没有类似于F1000 Research的文章投稿后可不断修改提高的机制,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表后同行评审[5]
2012130 F1000 Research——一个新的开放透明的发表后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及发表模式宣布启动,主要针对生物学和医学领域[6]。其采用以作者为主导的发表进程,可以在几天内发布新的研究成果。在编辑部审核完基本的科学性及完整性后,未经评审专家审阅的论文会立即刊发在其网站上。随后,来自受邀评审专家(作者在投稿时会被要求确定5名评审专家,主要从F1000 Research的编委名单中选择,作者也可推荐未列入编委名单中的同行,但要避免推荐明显利益相关者)的评审意见也与论文列在一起公开发布(包括评审专家的姓名及评议报告)。作者可根据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公开与评审专家进行讨论。每个阶段的修订版本和评审意见一起实时发布。一旦通过了同行评审,文章被PubMedScopus及其他数据库索引。此外,每篇文章的原始数据也被发布,并可自由下载,以便于评审专家和其他研究者进行重复、分析和应用。F1000 Research解决了当今困扰科学出版的主要问题,即研究的及时传播、同行评议和数据共享。
F1000 Research的这种动态开放同行评审模式摒弃了保密性和匿名性,避免了科学家带有偏见地批评彼此的工作,保证了客观公正,并且真正实现了发表后同行评审,评审过程也大大加速。此外,经过多轮的修改和提高,差不多的论文应该都达到了被发表及索引的水平。
2.2 Frontiers模式
Frontiers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学家于2007年成立的新型出版公司,是国际上发展最迅速的开放获取出版商之一。20133月,自然出版集团(NPG)与Frontiers合作,正式向开放获取领域进军。Frontiers不仅致力于新型开放获取出版,提供更透明更有建设性的同行评审过程研究者提供一种学术生态系统,有利于建立自己学术影响力渠道[7]。在Frontiers平台中,所有作者都是潜在的编委和外审专家,所有研究者可相互交流作者提交稿件后,主编向所有可能的副主编提出处理稿件的要求,最先确认获得机会,然后副主编根据稿件内容选择专家审阅,此阶段按传统的标准化审查模块匿名进行,属于独立审核阶段。审稿专家提交评审意见后,如果作者接受意见并修改,将进入公开、透明的互动评议阶段。此阶段作者与其他同行通过论坛实时交流,如果需要,主编和副主编可进入论坛对审查过程进行监督。作者按评审意见修改,如果达到要求,编辑提交一份互动评审报告,副主编5 d内决定是否接受,不需主编批准。如果修改未达到要求,副主编只能建议拒绝接受,主编才能裁决是否退稿。稿件从投稿到录用所需平均时间为85 d
Frontiers评审模式结合了匿名评审和开放评审的优点,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努力做到了又快又好。此外,因为所有作者都是潜在的编委和外审专家,专家库不需刻意去选择建立,而是由研究者主动承担,使他们成为期刊利益的共同体,从而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承担外审义务。因此,Frontiers成立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编委队伍已达25000名。
2.3 Peerage of Science模式
2012年,芬兰Peerage of Science公司推出了一种文章发表新模式[8]作者将论文匿名发布到对会员(潜在审稿人群体)开放的系统中,审稿人对论文做出评价和修改意见(peerage essay)。然后,同行评审专家进一步对peerage essay进行评审,给peerage essay的质量打分1~5。作者根据评审过的peerage essay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须引用peerage essay。修改完成后,peerage essay的作者对论文质量进行打分1~5。最后Peerage of Sciencepeerage essay和论文分数综合评价,自动将审稿结果发布给合作期刊,期刊直接挑选已通过同行评审的论文。对于作者来说,使用该服务免费,只要同意加入审稿人行列,愿意评审别人的文章就行。评审过程公开,不匿名。评审结果出来后,作者可以挑选Peerage of Science合作的期刊,也可带着评审意见向未与Peerage of Science合作的期刊投稿。对于期刊来说,使用服务是要付钱的,但可省去寻找同行评审的精力和时间,同时有机会去好文章,运作费用也大幅度降低
此外,Peerage of Science根据peerage essay质量给审稿人一定的声誉;peerage essay可以当作小综述发表(类似于Nature的“News and Views”栏目);作者修改论文时必须引用peerage essay,每篇peerage essay至少被引用一次。这些措施都大大促进了审稿人主动审稿的积极性,实现作者、读者、审者一体。目前这项服务已与超过1 000位科学家开展了合作,还在不断扩展中。
2.4 Rubriq模式
Rubriq公司隶属于美国达勒姆一家软件研发服务中心,2012推出一种便捷化同行评审模式[9]。它提供独立的同行评审服务,完成了一部分原先由出版商承担的职能,以简化出版流程。其重点在于加快评审速度,通过为一类快速、独立的同行评审模式支付费用,使论文能够在一份期刊与另一份期刊之间旅行Rubriq公司向每位评审专家支付100美元,希望在2周内得到评审结果。在传统的同行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一般是相对自发志愿性的角色,并不获得报酬,反而要付出许多隐性成本,主要是论文审阅的时间和精力。100美元并不足以补偿评审工作,但可使评审专家改变志愿者的身份,从而向更加专业化的发向发展。Rubriq公司提供标准的双向匿名评审格式,不公开。对于作者来说,使用该项服务是有偿的,需要支付500~700美元。
Rubriq公司采用了传统的双向匿名评审,但将同行评审流程从整个编辑工作中独立出来,放在同一个平台,不需要每个编辑部单独来做。它是一个独立的同行评审系统,有效简化了出版流程,并努力不打乱出版业现有的格局,而且使同行评审过程更专业。已有多家出版商在试用,具体实施细节也在不断优化中。
3 结语
以上同行评审新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评审进程,速度快是最大的特点。目前学术期刊同行评审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可能欠客观,因为评审结果是一个主观判断,易受评审专家的学术视野、学术喜好、知识结构等的影响;可能欠公正,由于竞争关系、人情关系、歧视等影响,难以保证所有评审专家都是公正的;难以控制越规行为。此外,评审成本高,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即使这样,其仍是目前为止最好的评价方法,是保证学术文章质量和信誉的关键手段,必须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途径的发展,需不断探讨并推出新的同行评审模式,以规避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红,胡新和. 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发展、方式及挑战[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 16 (5): 605-608
[2] Rowland F. The peer-review process [J]. Learned Publishing, 2002,15: 247-258
[3] R.K. 默顿著. 科学社会学(下册)[M]. 鲁旭东, 林聚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Smith R. A beginning that should lead to complete transparency [J]. BMJ, 1999, 318(1): 4
[7] http://home.frontiersin.org/about/review-system?utm_source=Home&utm_medium=Carousel&utm_campaign=review-about
[8] https://www.peerageofscience.org
[9] http://www.rubriq.com/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