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最新会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学术活动>学会最新会议
师范院校期刊专业委员会、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日期:2025年07月31日    来源:    浏览量:104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师范院校期刊专业委员会、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

2025年学术年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2025年7月20日至24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师范院校期刊专业委员会、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2025年联合学术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师范院校期刊专业委员会、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新疆大学期刊管理中心协办,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超星公司、长江文库、湖北报刊编辑经营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聚焦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措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设主旨报告6个,以及师范院校期刊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共呈现12个专题学术报告,22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分享。会上,发布了2025年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十佳期刊、优秀期刊和特色期刊等三项优秀科技期刊案例,杰出论文、十佳论文和优秀论文等三项优秀编辑学论文,以及“师范•民族”期刊专项基金A类项目、B类项目和C类项目等三类基金项目。来自全国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的主编(社长)、主任、编辑和学者,以及期刊出版服务机构、技术公司、评价机构的80余位代表参会,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和实地调研,共探数智时代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新路径。


图片1.png

 

会议开幕:共谋建设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策略

在7月21日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编审致辞。他指出,立足数智技术重塑学术传播生态的视角,高校科技期刊要继续发挥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等功能,更要以“智慧枢纽”之姿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引擎”,在开放科学与AI技术革命中重构学术话语权。他强调,未来10年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师范院校期刊专委会、民族期刊专委会在推动区域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要发挥积极作用,在加快区域科技期刊发展步伐,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上,始终围绕党的方针政策,致力于科技期刊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研究,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焦高星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技术与科技创新正在重塑期刊生态,科技期刊应紧抓智能化转型机遇,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并介绍了江苏省高校科技期刊从高校担当、行业使命、区域实践、政策导向等维度,构建起数智融合浪潮下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坐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张琼编审则介绍了新疆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价值为导向,推动价值引领、内容创新和传播融合等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随后举行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案例、优秀编辑学论文发布及证书颁发仪式,以及“师范•民族”期刊专项基金发布仪式。

开幕式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师范院校期刊专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范林编审主持。

 

图片2.png

 

主旨报告:搭建协作平台,推动机制创新,汲取智慧,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

本届会议以“聚焦师范院校、民族地区/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措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设主旨报告6个。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在报告《数智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转型》中提出,当前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欣欣向荣,从国家战略重视到实际落地的行动方案都在迅速积累影响力,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与国际出版平台相比,国内平台在运营体系、资源积累、品牌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距。但国内平台的潜力可能更大,现实要求也可能更强,需要国内平台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内容的被找到性、被发现性和传播的广度、深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监事赵惠祥编审开展了主题为《好不好与对不对——期刊编校技能进阶要点》的专题讲座,主要从编辑校对质量判定、论文格式、编辑与审稿、论文发展与传播、版权与学术不端等方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志强编审以《政策引领 拓新致远——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盘点与展望》为题,系统梳理了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概况,涵盖了期刊数量、语言构成比例、学科领域、地域分布、出版周期、创刊时间等关键信息,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的分析,评估了近五年来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发展趋势及数据库收录情况,并提出了促进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策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坚编审以《一流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多元路径与创新实践》为题,就英文学术期刊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对英文学术期刊AI应用实践的观点、国际数据库申请与期刊评价、英文编辑科研素养与职业规划以及英文学术期刊品牌运营与队伍管理等重要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和开放式讨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出版融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张祥合编审、新疆大学期刊管理中心张子青博士分别以《基于AIGC驱动的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再造:现状、挑战与展望》和《扎根边疆 播火传薪 耕耘学报 育才新疆》为题做报告,既有引导编辑从AI代理应用到学术出版标准的全视角讨论和实操演示,从SCI期刊主编视角分享办刊经验,并以作者视角分享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经验和写作要点,也介绍了高校学报近年来的办学成绩和办刊贡献,肯定高校科技期刊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给出了编辑团队建设及个人成长建议,并与代表进行“问诊交流”,助力解决编辑部日常运营中的实际问题。报告精彩纷呈,共同探讨高校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期刊专委会主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王龙杰编审等主持。

两场专题研讨:涵盖开放科学生态、出版转型、人工智能应用、编辑人才培育等议题

7月22日上午,师范院校期刊专委会专题研讨和民族期刊专委会专题研讨分别举行,旨在增进与会员编辑部交流合作,助力师范院校科技期刊和民族地区科技期刊深度融入一流科技期刊创新建设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专题研讨聚焦开放科学背景下期刊发展的重点问题,邀请国内外知名科技团体、学术机构、出版机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开放科学发展、出版模式转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期刊集群品牌打造等热点话题。

师范院校期刊专委会专题研讨设立了《提升地方综合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办刊实践》《提升自然科学期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双轮驱动: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与青年编辑成长路径探索》《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赋能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地方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举措——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地方高校学报“突围”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6个报告,就高校师范科教期刊致力于搭建高校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教领域人才联动和研究合作,并开展科教成果转化评估,为政府与企业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进行了研讨。

民族期刊专委会专题研讨设立了《农业学术期刊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边疆民族地区医学高校学报组稿工作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高校学报办刊经验交流与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推进地区高校综合性科技期刊转型升级的实践》《专业引领与科技期刊‘协作共赢’发展探索》《立足高原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高原科学研究〉办刊路径与发展启示》6个报告,就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期刊建设、开放科学实践、编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应用等业界热点问题深入交流。 

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学术服务双提升”主题党建活动

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7月22日下午和7月23日,分别在新疆大学校史馆、昌吉州农高园、昌吉州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党建活动,党员及青年代表7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共建活动成效显著,加强了党支部间的交流,打通了业务协作渠道。通过参观展览,全体党员深刻领悟了伟大抗战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强化使命担当,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


图片3.png



撰稿:范琳 王龙杰 张琼

             2025年7月31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